Bibliography
(Ranked in Chinese character stroke count)
Books or book chapters in Chinese
Rojas, Carlos(羅鵬)著,張潔譯。2000。〈祖國與母性──李永平《海東青》之地形魅影〉。《書寫臺灣:文學史、後殖民與後現代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361-372。
王德威。1987。〈里程碑下的沉思──當代臺灣小說的神話性與歷史感〉。《世界中文小說選(上)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出版公司。頁10-11。(討論到〈萬福巷裡〉)
王德威。1991。〈小規模的奇蹟──評李永平的《吉陵春秋》〉。《閱讀當代小說:臺灣.大陸.香港.海外》。台北:遠流出版公司。頁46-48。
王德威。1993。〈原鄉神話的追逐者──沈從文、宋澤萊、莫言、李永平〉。《小說中國: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270-273。
王德威。1993。〈大有可為的臺灣政治小說──東方白、張大春、林燿德、楊照、李永平〉。《小說中國: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101。
王德威。2001。〈莎樂美𨑨迌──評李永平《海東青》〉。《眾聲喧嘩以後:點評當代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95-99。
王德威。2001。〈大學教授的幼齒學──評《海東青》第十二章〉。《眾聲喧嘩以後:點評當代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100-103。
王德威。2001。〈來自熱帶的行旅者〉。《眾聲喧嘩以後:點評當代中文小說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383-384。
王德威。2001。〈媒體、文學與家國想像〉。《時代小說──民國六十五年至八十九年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獎集》。台北:聯合報社。頁15。
王德威。2007。〈原鄉想像,浪子文學──李永平的小說〉。《後遺民寫作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245-259。
及川茜(劉靈均譯)。2017。〈紅色的領路鳥:論李永平的「謬斯」朱鴒〉。《見山又是山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。頁226-262。
石新民。1994。〈〈日頭雨〉作品鑒賞〉。《臺港小說鑑賞辭典》。北京: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。頁609-611。
平路。1998。〈李永平(1947─)作品(〈好一片春雨〉)〉。《臺灣文學二十年集1978─1998:小說二十家〉。台北:九歌出版社。頁13-14。
朱炎。1979。〈我讀〈日頭雨〉〉。《聯合報六八年度小說獎作品集》。台北:聯合報社。頁335-343。
朱雙一。2002。〈中、外文化交匯下的文學創作──李永平、張貴興等的馬來西亞「僑生」文學〉。《揚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》。臺北:揚智文化公司。頁218-230。
余光中。1987。〈十二瓣的觀音蓮──我讀《吉陵春秋》〉。《七十五年文學批評選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115-124。
李奭學。2004。〈再見所多瑪──評李永平著《朱鴒漫遊仙境》〉。《書話臺灣:1991─2003文學印象》。台北:九歌出版社。頁77-80。
李有成。2015。〈歷史的鬼魅:李永平小說中的戰爭記憶〉,謝政諭、松岡正子、廖炳惠、黃英哲主編,《何謂「戰後」——亞洲的「1945」年及其之後》,臺北: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。頁233-252。
邱貴芬主編。2006。〈政治小說:勾勒願景與希望〉。《臺灣政治小說選》。台北:二魚文化公司。頁13。(討論到〈黑鴉與太陽〉)
邱貴芬。2007。〈翻譯驅動力下的臺灣文學生產──1960─1980現代派與鄉土文學的辯證──臺灣現代派小說的特色〉。《臺灣小說史論〉。台北。麥田出版公司。頁224-225。(討論到《吉陵春秋》)
林開忠。2004。〈「異族」的再現?從李永平的《婆羅洲之子》與《拉子婦》談起〉。《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》。頁91-114。
張誦聖。2001。〈現代主義與臺灣現代派小說〉。《文學場域的變遷〉。台北:聯合文學出版社。頁32-36。(討論到《吉陵春秋》)
張誦聖。2001。〈嘲蔑中產品味的現代主義美學──評李永平《海東青》〉。《文學場域的變遷》。台北:聯合文學出版社。頁193-195。
張新穎。2003。〈讀臺灣新世代小說札記──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鄉野文學〉。《文學的現代記憶》。台北:三民書局。頁121。(討論到〈日頭雨〉)
張錦忠。2004。〈兩個這鄉望他鄉的故事(〈望鄉〉)〉。《別再提起:馬華當代小說選(1997─2003)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66。
高嘉謙。2017。《見山又是山:李永平研究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
梅家玲,郝譽翔主編。2002。〈〈日頭雨〉作者簡介與評析〉。《臺灣現代文學教程:小說讀本〉。台北:二魚文化公司。頁454。
許俊雅。2004。〈臺灣現代小說導讀〉。《現代小說讀本》。台北:揚智文化公司。頁31。(討論到〈拉子婦〉)
黃錦樹。1998。〈流離的婆羅洲之子和他的母親、父親──論李永平的「文字修行」〉。《馬華文學與中國性》。臺北:元尊文化公司。頁299-350。
黃錦樹。2003。〈漫遊者、象徵契約與卑賤物──論李永平的「海東春秋」〉。《謊言或真理的技藝:當代中文小說論集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59-79。
黃錦樹。2006。〈原鄉及其重影──原鄉與惡:萬福巷─華西街─臺灣寮〉。《文與魂與體:論現代中國性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公司。頁314-318。
黃錦樹。2015。〈疲備的公馬──李永平與民國〉。《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社。
黃美儀。2003。〈李永平小說的時空美學〉。《第三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嘉義: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。頁107-134。
黃恆秋。1998。〈客家文學的類型〉。《客家文學史概論》。台北: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。頁142-143。(討論到《婆羅州之子》、《海東青》)
黃萬華。2006。〈異:海外華人文學的一種視野和形態〉。《傳統在海外:中華文化傳統和海外華人文學》。濟南:山東文藝出版社。頁248-249。(討論到〈拉子婦〉)
歐陽子。1977。〈李永平:〈圍城的母親〉〉。《現代文學小說選集‧第二冊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395。
詹閔旭。2007。〈罪/醉城──論李永平的《海東青》〉。《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‧2006:臺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》。台南: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。頁395-412。
詹閔旭。2008。〈《海東青》、《朱鴒漫遊仙境》的民族敘事與跨文化認同〉。《第四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》。花蓮:花蓮縣文化局。頁71-90。
詹閔旭。2017。〈如何書寫台灣:李永平小說裡的跨國地方認同〉。《見山又是山》。台北:麥田出版。頁138-171。
楊錦郁。1994。〈紅塵內外──李永平和景小佩〉。《嚴肅的遊戲:當代文藝訪談錄》。台北:三民書局。頁159-167。
齊邦媛。1983。〈李永平〉。《中國現代文學選集(小說)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501。
齊邦媛。2004。〈雨林與馬華文學圖像〉。《一生中的一天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224-232。
編輯部。1986。〈《吉陵春秋》評審意見〉。《將軍碑──第九屆「時報文學獎」得獎作品集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出版公司。頁89。
蔡素芬主編。2008。〈李永平(1947-)〉。《小說三十家: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1978─2008(上)》。台北:九歌出版社。頁34-35。
鄭琇方。2004。〈李永平〈拉子婦〉〉。《離心的辯證:世華小說評析〉。台北:唐山出版社。頁131-137。
鄭琇方。2007。〈怵:一個賤斥的過程──論李永平小說中的主體形構〉。《視野的互涉:世界華文文學論文集》。台北。唐山出版社。頁119-138。
劉紹銘。1984。〈李永平的小說〉。《道德.文章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出版公司。頁35-44。
劉紹銘。1985。〈山在虛無縹緲間──初讀李永平的小說〉。《七十三年文學批評選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263-276。
賴芳伶。1984。〈李永平〉。《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析2》。台北:長安出版社。頁919。
賴芳伶。1984。〈〈拉子婦〉簡析〉。《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析2》。台北:長安出版社。頁931-933。
應鳳凰。2003。〈李永平的《吉陵春秋》〉。《臺灣文學花園》。台北:玉山社出版公司。頁88-91。
應鳳凰。2004。〈〈拉子婦〉評析〉。《現代小說讀本》。台北:揚智文化公司。頁321-322。
顏元叔。1976。〈評〈拉子婦〉〉。《拉子婦》。台北:華新出版社。
鍾怡雯,陳大為主編。2005。〈李永平和他的小說〉。《天下小說選1‧1970-2004世界中文小說(臺灣及海外卷)》。台北:天下遠見出版公司。頁461-463。
鍾怡雯、陳大為。2016。《犀鳥卷宗:砂拉越華文文學研究論集》。中壢: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。
隱地。1969。〈〈拉子婦〉附註〉。《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150。
龍應台。1987。〈一個中國小鎮的塑像〉。《七十五年文學批評選》。台北:爾雅出版社。頁153-1714。
Journal articles in Chinese
李奭學。2009.03。〈2008臺灣文學獎專輯──圖書類‧長篇小說金典獎評審感言──綜合報告〉。《臺灣文學館通訊》第22期:35-36。(討論到《大河盡頭》)
李有成。2014. 12。〈《婆羅洲之子》:少年李永平的國族寓言〉,《南洋學報》(新加坡)第 68期:3-15。
李碧雲。2011.01。〈《「𨑨迌」──李永平自選集1968~2002》紅色運機用及其意涵〉。《逢甲中文學刊》第4期:69-91。
林建國。1993.03。〈為什麼馬華文學?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1卷第10期:98-104。
林建國。1993.08。〈異形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2卷第3期:73-92。
林建國。2002.03。〈蓋一座房子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0卷第10期:42-74。
胡金倫。2000.09。〈異域的聲音──與王德威教授談馬華文學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9卷第4期:13。(討論到李永平)
胡月霞。2005.01。〈李永平的原鄉想像與文字修行〉。《浙江大學學報》2005年第1期:111-119。
高嘉謙。2000.09。〈誰的南洋?誰的中國?──試論《拉子婦》的女性與書寫位置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9卷第4期:139-154。
高嘉謙。2012.02。〈性、啟蒙與歷史債務: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的創傷和敘事〉。《台灣文學研究集刊》第11期:35-60。
凌性傑。2012.04。〈少年永的奇幻旅程──讀《大河盡頭》〉。《中國語文》第110卷第4期:103-106。
張誦聖。2007.12。〈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〉。《台灣文學學報》11期:133-160。
張錦忠。2000.09。〈海外存異己:馬華文學朝向「新興華文文學」理論的建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9卷第4期:26。(討論到李永平)
張錦忠。2002.03。〈在那陌生的城市──漫遊李永平的鬼域仙境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0卷第10期:12-23。
張錦忠。2006。〈(離散)在臺馬華文學與原鄉想像〉。《中山人文學報》第22期:93-105。(討論到李永平)
陳雅玲。1998.07。〈臺北的「異鄉人」──速寫李永平〉。《臺灣光華雜誌》第23卷第7期:108-111。
陳虹霖。2007。〈由自選集《𨑨迌》綜觀李永平書寫之特色〉。《問學集》第14期:57-64。
陳建隆。2008.08。〈總是個他者──李永平小說中的臺灣經驗〉。《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3期:1-22。
陳允元。2011.10。〈棄、背叛與回家之路──李永平《雨雪霏霏》中的雙鄉認同。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13期:41-67。
黃錦樹。1993.06。〈在遺忘的國度──讀李永平《海東青》(上卷)〉。《臺灣文學觀察雜誌》第7期:80-98。
黃錦樹。1997.10。〈流離的婆羅洲之子和他的母親、父親──論李永平的「文字修行」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6卷第5期:119-146。
黃錦樹。2002.03。〈漫遊者、象徵契約與卑賤物──論李永平的「海東春秋」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0卷第10期:24-41。
黃錦樹。2004.01。〈原鄉與惡:萬福巷─華西街─臺灣寮〉。《香港文學》第229期:82-83。
黃錦樹。2008.12。〈Negaraku: 施台、馬共與盆栽境遇〉。《文化研究》第7期:75-104。
黃錦樹。2012.04。〈石頭與女鬼──論《大河盡頭》中的象徵交換與死亡〉。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14期:241-263。
歐陽子。1977.03。〈簡評幾篇臺灣近年的小說佳作──〈圍城的母親〉〉。《臺灣文藝》第54期:87。
謝世宗。2008.07。〈慾望城市:李永平、漫遊與看(不)見的鬼魂〉。《文化研究》第7期:45-74。
謝世宗。2009.10。〈男性氣質與台灣後殖民小說中的慾望經濟學〉。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9期:37-69。
簡文志。2007.12。〈「世界華文文學」研究在台灣的發展〉。《漢學研究集刊》第5期:167-188。
Interview with the writer
丘彥明。1979.09.17。〈天涯喜訊傳──李永平訪問記〉。《聯合報》8版。
朱國珍。2010.12。〈李永平──邁向大河盡頭的重生之旅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314期:8-11。
封德屏。1987.05。〈「吉陵」是個象徵,「春秋」是個寓言──李永平答《文訊》編者五問〉。《洪範雜誌》第31期4版。
姜妍。2015.05.19。〈人生不外一個「緣」字〉。《新京報》書評。
孫梓評。2003.12。〈真誠等於力量──訪問李永平先生〉。《文訊》第218期:94-97。
孫梓評。2010.11.17。〈我的世界沒有縮小 李永平談《大河盡頭》〉。《自由時報》副刊(電子報)。
孫梓評。2015.09.22。〈這世界本來是美麗的──李永平談《朱鴒書》〉。《自由時報》副刊(電子報)。
高嘉謙。2016.11。〈迷路在文學原鄉:李永平訪談〉。《文訊》。第373期。頁42-51。
陳維信。1988.08.04。〈尋找朱鴒──訪小說家李永平〉。《聯合報》41版。
尉瑋。2011.05.09。〈李永平談《大河盡頭》:人終究要回家〉。《香港文匯報》副刊。
景小佩。1989.08.01、02。〈寫在《海東青》之前──給永平〉。《聯合報.副刊》27版。
詹閔旭。2008.06。〈大河的旅程──李永平談小說〉。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第58期。頁174-183。
詹閔旭。2016.05.05。〈與文學結緣:李永平談寫作路〉。刊於《人社東華》「人物訪談/側寫」。
賴素鈴。1988.08。〈顛覆童話──訪李永平談《朱鴒漫遊仙境》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166期。頁126-127。
Master thesis or doctoral dissertation
林家綺。2008。《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:六七○年代「台灣留學生文學」研究──以白先勇、張系國、李永平為例》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李樹枝。2014。《余光中對馬華作家的影響研究》。拉曼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。
李宣春。2013。《李永平婆羅洲書寫研究》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陳建隆。2008。《落失的行旅者──重繪李永平的小說地圖》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陳思菁。2017。《李永平《拉子婦》研究》 。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美儀。2004。《漫遊與女性的探索──李永平小說主題研究》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張罄函。2012。《馬華旅臺作家的原鄉書寫(1976-2010)》。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詹閔旭。2007。《跨界地方認同政治:李永平小說(1968-1998)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》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詹偉慶。2009。《李永平《朱鴒漫遊仙境》研究》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鄭琇方。2006。《溫柔與暴烈:論李永平小說中的恐怖意識》。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潘麗玲。2009。《李永平小說中的原鄉想像研究》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蔣惠雯。2004。《魔幻現實主義與精神分析論在現代小說中的運用-以李永平小說構型為例》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蕭敏嘉。2012。《原鄉、罪惡與女性-李永平小說研究》。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謝珮瑤。2011。《馬華離散文學研究——以溫瑞安、李永平、林幸謙及黃錦樹為研究對象 》。拉曼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。
Book reviews
Koichi Shimizu。2008.10.15。〈《大河盡頭》(上卷:溯流)〉。《自由時報〉D13版。
小佩。1989.08.01。〈寫在《海東青》之前──給永平(上)。《聯合報》27版。
小佩。1989.08.02。〈寫在《海東青》之前──給永平(下)。《聯合報》27版。
李令儀。2002.10.08。〈《雨雪霏霏》,李永平童年懺情錄〉。《聯合報》14版。
李維菁。2002.10.08。〈李永平《雨雪霏霏》,自我精神分析〉。《中國時報》14版。
邢禹倩。1997.02.17。〈與雁共舞(〈雁爸爸〉)〉。《聯合報》43版。
吳鈞堯。1999.05.24。〈計畫一座毀滅之城(〈大河灣〉)〉。《聯合報》48版。
林英。1992.02.19。〈臺灣心事盡在《海東青》〉。《民生報》14版。
林建國。2002.11.24。〈芒草與悲憫〉。《中國時報》34版。
林育如。2003.02.17。〈《雨雪霏霏》〉。《中央日報》17版。
張錦忠。2002.11.10。〈在那熟悉的熱帶雨林〉。《聯合報》23版。
張錦忠。2008.07.13。〈南洋少年的奇幻之旅〉。《中國時報》E6版。
張夢瑞。1992.01.10。〈埋首四年寫就《海東青》,李永平以詩的文字撰寫小說〉。《民生報》29版。
劉紹銘。1984.11.11。〈山在虛無縹緲間──初讀李永平的小說(上)〉。《聯合報》8版。
劉紹銘。1984.11.12。〈山在虛無縹緲間──初讀李永平的小說(下)〉。《聯合報》8版。
劉紹銘。1992.03.20。〈抱著字典讀小說〉。《聯合報》43版。
劉梓潔。2008.07.13。〈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,給你好看!〉。《中國時報》E4版。
諸葛。1988.03.10。〈李永平象徵手法寫臺北〉。《聯合報》23版。
賴素鈴。1998.06.25。〈《朱鴒漫遊仙境》,李永平顛覆童話〉。《民生報》34版。
賴素鈴。2002.10.08。〈《雨雪霏霏》新長篇──李永平探原鄉,真誠看人性〉。《民生報》A10版。
駱以軍。2003.09.21。〈心靈史啟示錄〉。《中央日報》17版。
鍾玲。1993.01.27。〈我去過李永平的吉陵〉。《聯合報》27版。
謝貞儀。2000.02.24。〈不悔尋找新生活(《大河灣》)〉。《中國時報》47版。
儲筱薇。2002.11.24。〈《雨雪霏霏》──靈肉原罪‧寬慰滌清〉。《經濟日報》23版。
English publications
Bernards, Brian. (2015). Writing the South Seas: Imagining the Nanyang 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. Seattle: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.
Chan, Cheow-Thia (2016). “Geography Lessons: Landscape, Indigeneity and Literary Worlding in Li Yongping’s Where the Great River Ends” Styles of Connection: Place-based Imaginaries and Identities in Modern Malaysian Chinese Fiction. Dissertation, Yale University.
Chang, Sung-sheng Yvonne (1993).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: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.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.
── (2004).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: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.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.
── (2016). “Building a Modern Institution of Literature: The Case of Taiwan.” In Yingjin Zhang ed., 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. West Sussex: John Wiley & Sons, Ltd.. 116-135.
Chiu, Kuei-fen (2008). “Empire of the Chinese Sign: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Diasporic Imagination in Transnational Literary Production.”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7.2: 593-620.
Davis, Edward L. (ed.)(2005).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. London: Routledge, 460.
Duke, Michael S. (1990). “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.” In Howard Goldblatt ed., Worlds Apart: Recent Chinese Writing and Its Audiences. New York: Armonk.198-230.
Groppe, Alison M. (2013). “Li Yongping: Home and Away.” In 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ture: Not Made in China. New York: Cambria Press.
Hegel, Robert E. (2008.06). “Teaching China as a Global Culture.” Tamkang Review 38. 2: 9-23.
Lau, Joseph, S. M. (1981). “The Tropics Mythopoetized: The Extraterritorial Writing of Li Yung-p’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Hsiang-t’u Movement.” Tamkang Review 12. 1: 1-26.
──(1990). “Text and Context: Toward a Commonwealth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.” In Howard Goldblatt ed., Worlds Apart: Recent Chinese Writing and Its Audiences. New York: Armonk. 11-28.
Liao, Ping-Hui (2016). “Sinophone Literature.” In Yingjin Zhang ed., 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. West Sussex: John Wiley & Sons, Ltd.. 134-148.
Lin Pei-yin (2012). “Redemption from Trauma and Desire: Literature by Overseas Students as Self-Portraiture Exemplified by Guo Songfen and Li Yongping.” In Journal of Taiwan literary studies 15: 77-115. (林姵吟。2012.10。〈創傷與欲望的救贖:留學生文學作為自造像──以郭松棻及李永平為例〉。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15期:77-115。)
Rojas, Carlos (1998). “Paternities and Expatriatisms: Li Yongping’s Zhu Ling Manyou Xianjing and the Politics of Rupture.” Tamkang Review 29.2: 22-44.
── (2006). “Of Motherlands and Maternities: Spectral Topographies in Li Yongping’s Haidong Qiing.” In David Wang and Joyce Liu eds., Writing Taiwan: Strategies of Representation.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.
── (2007). “Li Yongping and Spectral Cartography.” In David Der-wei Wang & Carlos Rojas eds., Writing Taiwan: A New Literary History.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. 324-347, 431.
──(2016). “The Persistence of Form: Nation, Literary Movement, and the Fiction of Ng Kim Chew.” In Yingjin Zhang ed., 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. West Sussex: John Wiley & Sons, Ltd.. 397-410.
Shih, Shu-mei, Chien-hsin Tsai and Brian Bernards eds.(2013). Sinophone Studies: A Critical Reader.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.
Tee, Kim Tong (2004). “Looking for Zhu Ling: Self-Identity in Li Yongping's Yuxue feifei.” Tamkang Review, 35.2: 97-111.
Tee, Kim Tong (2006). “Literature without Nation: A Study of Mahua Literature in Taiwan as Transnational Literature”. Tamkang Review 37. 2: 169-188.
Tsu, Jing (2010). 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.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
Wang, David Der-wei (1993). “Imaginary Nostalgia: Shen Congwen, Song Zelai, Mo Yan, and Li Yongping”. In Ellen Widmer and David Wang eds.,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: 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-Century China.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. 107-132.
Wu, Chia-rong (2016). “Magical Translocalism in 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ture: Chang Kuei-hsing and Li Yung-p’ing.” In Supernatural Sinophone Taiwan and Beyond. New York: Cambria Press. 145-188.
【專書】
1.高嘉謙。2017。〈見山又是山:李永平研究〉。臺北:麥田出版社。
【碩博士論文】
1.陳思菁。2016。〈李永平《拉子婦》研究〉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【期刊論文】
1.李淑君。2016.06。〈從「她族」映照「中國性」:從〈紅紗籠〉到〈拉子婦〉的道德優越到自我贖罪〉。《臺東大學人文學報》,6卷1期:123-153。
2.豐田周子。2017.04。〈李永平《吉陵春秋》的閱讀方式-以臺灣為中心〉。《臺大東亞文化研究》, 4期:21-36。
3.曾佩玲。2017.07。〈跨越语言的阈限之后-以李永平《大河尽头》为研究个案〉。《蕉風》,511期:22-32。
4.劉雯慧。2017.07。〈修復與超越-論李永萍《朱鴒書》的創傷原址〉。《中國文學研究》,第44期:237-274
5.張依萍。2017.07。〈透明的婆罗洲-赠李永平及其他〉。《蕉風》,511期:33。
6.詹閔旭。2018.06。〈在世界的邊緣寫作:李永平成為台灣作家之路〉。《東華漢學》,27期:211-240。
7.雷國宏。2019.06。〈红与黑-略析李永平〈黑鸦与太阳〉。《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》, 8卷1期:39-52。
8.詹閔旭。2020.01。〈重構原漢關係:臺灣文學裏原住民族、漢人移民與殖民者的跨種族接觸〉。《中山人文學報》,第48期:73-95。